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1839.“看哪,有可怕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表示那黑暗是可怕的,“黑暗”表示虚假。这从“黑暗”的含义清楚可知,稍后会解释,“黑暗”是指虚假。“可怕的大黑暗”描述了就在完结之前,也就是日头正落的时候,教会的状态;而“幽暗”和15:17提到的其它细节则描述了日头落下的时候,教会的状态。
主在马太福音也是这样描述它的:
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
主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太阳要变黑,而是说爱和仁的属天实体要变黑;也不是月亮要变黑,而是信的属灵实体要变黑;从天上坠落的不是众星,而是教会成员对良善和真理的认知,因为这些认知就是“天势”;并且这些事不会发生在天上,而是发生在地上,因为天堂永远不会变黑。
“有可怕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表示主对如此巨大的荒废或破坏感到恐惧。一个人越专注于爱的天堂事物或属天事物,就越因看见完结而感到恐惧。比起其他所有人,这更适用于主,因为祂处于神性和天堂的爱本身。
“黑暗”(或暗)表示虚假,这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以暗为光,以光为暗的人。(以赛亚书5:20)
“暗”表示虚假,“光”表示真理。同一先知书:
人望着地,只见黑暗痛苦;光明变黑暗。(以赛亚书5:30)
“黑暗”表示虚假,“光明变黑暗”表示真理没有出现。
同一先知书:
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以赛亚书60:2)
阿摩司书:
耶和华的日子黑暗没有光明。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在里头吗?(阿摩司书5:18, 20)
西番雅书:
耶和华的大日临近;那日是震怒的日子,是痛苦和忧虑的日子,是荒废和凄凉的日子,是黑暗和幽冥、密云和阴霾的日子。(西番雅书1:14-15)
在这些经文中,“耶和华的日子”表示教会的末期和状态,“黑暗和幽冥”表示虚假和邪恶。
主在马太福音中也称虚假为“黑暗”:
如果你的眼睛坏了,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是黑暗,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马太福音6:23)
此处“黑暗”表示临到那些拥有(宗教)知识或认知之人的虚假;“那黑暗是何等大呢”表示这黑暗比那些没有知识或认知的外邦人的还要大,或说他们比缺乏这种知识或认知的民族更愚昧无知。
同一福音书:
惟有本国的子民要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马太福音8:12; 22:13)
“外边黑暗”表示教会里的人的更可怕的虚假,因为这些人使光变得黑暗,用虚假反对真理,这种事是外邦人无法做到的。约翰福音: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领会光。(约翰福音1:4-5)
此处“黑暗”表示教会里面的虚假。
教会外面的虚假也被称为“黑暗”,但这些黑暗能接受光。论到这黑暗,马太福音上说: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向那些坐在死荫之地的人出现。(马太福音4:16)
此处“黑暗”表示无知的虚假,就是存在于外邦人当中的那种虚假。
约翰福音:
审判乃是这样:光来到世界,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约翰福音3:19)
“光”表示真理,“黑暗”表示虚假;“光”也表示主,因为一切真理都来自主;而“黑暗”表示地狱,因为一切虚假都来自地狱。
同一福音书: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必不在黑暗里走。(约翰福音8:12)
又:
你们应当趁着有光的时候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我作为光到世界上来,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35, 46)
“光”表示主,一切良善和真理的源头;“黑暗”表示虚假,唯独主驱散它们。
在末期盛行,在此被称为“黑暗”,也就是“可怕的大黑暗”所论及的虚假由(耶稣受难时)从午正到申初(犹太民族时间中午6点到下午9点,中国时间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临到全地的黑暗,以及那时变黑的日头(马太福音27:45; 马可福音15:33; 路加福音23:44-45)来代表和表示,“日头变黑”代表并表示那时不再有爱和信。
9825.“外袍”表那里内在形式上的神性真理。这从“外袍”的含义清楚可知,“外袍”是指属灵国度的中间,因而是那里的实际真理本身。因为亚伦的衣服代表主的属灵国度(9814节),因而代表那里在自己适当次序中的真理(参看9822节);由于这个国度分为三个层级,即最内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所以“外袍”表示属于该国度中间层的事物。该国度之所以划分为三个层级,是因为最内层与属天层相接触,最外层与属世层相接触;中间层由此同等兼具这二者。事实上,任何事物若要变得完美,就必须分为三个层级。这就是天堂,以及那里的良善和真理的情况。众所周知,天堂分为三层;因此,那里的良善和真理也分为三个层级。每层天堂也分为三个层级。它的最内层必须直接与更高或在上之物相接触,最外层则与更低或在下之物相接触,因此中间层通过它们必须与这二者,即在上和在下之物相接触,这层天堂的完美由此而来。人的内层也是这种情况。这些内层一般也分为三个层级,即属天层、属灵层和属世层。这些层级当中的每一层同样分为自己的三个层级。因为一个处于对主之信和爱的良善之人就是对应于最大天堂的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9279节)。这也是属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情况。人的属世层分为三个层级(参看4570节),他的一切内层和外层事物一般也是(4154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地方都必须有目的、原因和结果。目的必须是最内在的,原因是中间的,结果是最后的,好叫事物能变得完美。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三”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之物(2788, 4495, 7715, 9198, 9488, 9489节)。由此可知为何亚伦的圣衣由以弗得、外袍和内袍组成;以弗得代表属灵国度的最外在部分,内袍代表其中间部分,内袍代表其最内在部分。
由于以弗得代表属灵国度的中间部分,而中间部分兼具其它两个部分,所以这外袍在代表意义上表示属灵国度本身,如在撒母耳记上:
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裂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从你身上撕去了以色列国,将这国赐与你的同伴,就是比你更好的。(撒母耳记上15:27, 28)
从这些话明显可知,“撕裂撒母耳的外袍”表示从扫罗身上撕去以色列国,因为“以色列国”表示主的属灵国度(4286, 4598, 6424, 6637, 6862, 6868, 7035, 7062, 7198, 7201, 7215, 7223, 8805节)。类似的话又出现在撒母耳记上:
大卫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当他将它给扫罗看时,扫罗说,现在我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撒母耳记上24:4, 5, 11, 20)
又:
当约拿单与大卫立约时,他从自己身上脱下外袍,给了大卫,又将战衣、剑、弓、腰带都给了他。(撒母耳记上18:3, 4)
这一切代表作为继承人的约拿单放弃以色列国,把它交给大卫。
外袍因代表属灵国度,故也代表总体上该国度的真理;属灵国度的真理就是那被称为属灵真理的,它们存在于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以西结书中的“外袍”就表示这些真理:
海上一切的首领都必从宝座上下来,除去外袍,剥下刺绣的衣服。(以西结书26:16)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此处描述的是在教会中对它们的毁灭;“他们除去的外袍”是指存在于理解力部分中的信之真理;但“刺绣的衣服”是指存在于属世层中的记忆知识(9688节)。之所以表示这些真理,是因为属于理解力的真理在主的属灵国度中掌权;但属于意愿的良善在属天国度中掌权。马太福音:
文士和法利赛人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给人看的,衣裳的繸子做长了。(马太福音23:5)
“衣裳的繸子做长了”表示夸张性地谈论真理,只是为了让人听见和看见。“外袍”表示这类事物,这一点从本章下面的经文(28:31-35)对它的描述看得更清楚。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